联播观察丨机器人会取代人类吗?
最近几天,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在北京举行,3月28日的《四川新闻联播》就关注了这个消息,其中,来自咱们四川的人形机器人、绿色装备等在论坛上表现非常抢眼。
要说今年的中关村论坛留给观观最深的印象,那一定是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的爆发式发展。去年,中关村论坛首次推出人工智能主题日活动,今年更是“加量不加价”,包括近20场论坛活动,在数量和规模上都有着前所未有的提升,这传递出一个鲜明的信号——智能机器人的时代无法阻挡地到来了。
就算对科技变化再不敏感的人,只要置身于会场,也很难不被无处不在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所震撼。且不说搬运、清洁等这些机器人的“传统强项”,就连琴棋书画、跳舞、踢球这些我们以前认为机器人难以胜任的工作,也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逐渐成为它们的“主场”。
“Deepseek,智能机器人会取代人类吗?”它回答说,“受制于当前技术瓶颈,AI的‘智能’本质上是基于数据和算法的模式识别与优化,缺乏人类特有的创造力、共情能力、道德判断和自我意识。人形机器人在物理操作、环境适应性和灵活性上仍远不及人类。在可预见的未来,AI和人形机器人无法完全取代人类。”听了Deepseek的答案,我们也在思考,发展AI一定是人类自我超越的“必经之路”,这个超越,不在于战胜机器,而在于借机器之力,重新发现人之为人的深邃可能。